close

  “就業離土不離鄉,藏家樓房大變樣;惠農補貼樣樣有,身患重病不用愁;小孩上學不交錢,老來生活比蜜甜;鄰裡和諧最開心,永世難忘黨恩情。”香格裡拉縣小中甸鎮藏族群眾編的這段順口溜,彰顯了省委、省政府讓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從“有保障”向“有尊嚴”、“更滋潤”跨越。
  實施《雲南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3年來,省級36個相關部門共安排項目資金1117.37億元,占規劃總投資728億元的153.48%。規劃確定的8項工程56個項目中,有55個項目啟動實施,占規劃擬實施總項目數的98.2%。其中:民生改善工程安排資金329.55億元,占工程5年總投資的334.57%。
  這一切,源於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作為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讓發展成果和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各族群眾的願望和決心,切實把民生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這一切,可以從一位藏族老人的賬本中找到嬗變的痕跡。
  9月初,記者沿著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來到香格裡拉縣建塘鎮諾西村,只見一幢幢靚麗而氣派的藏房拔地而起。在村民魯茸家寬敞的客廳里,70多歲的老人拿出泛黃的記賬本憶苦思甜:“過去房子只要能遮風避雨就行了,現在住房要講究式樣美觀,還要居住舒適;過去能填飽肚子就算不錯了,現在不光是要吃飽,還要講究營養搭配。”
  從2000年開始,老人的家庭收入記錄上,多了國家對藏區農牧民的養老、醫療、教育等各項惠民政策補貼。“我家每年僅種糧、養豬、林地和草場等惠農補貼就有1萬元左右,小孩上學除享受國家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和營養餐補助外,還享受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生活補助,住在學校、吃在學校,作業本、被褥、書包等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都不用操心。我在家裡,每季度按時足額拿到養老‘工資’和低保補助,生病也不愁,完全按規定報銷。”
  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發自老人的心底。“過去記賬,主要是為了精打細算過日子;現在記賬,一方面是知道錢從哪裡來、花到什麼地方去了,另一方面是為了把我們的幸福生活都記錄下來,留給後代子孫。”魯茸喜滋滋地說。
  各級黨委、政府認識到,越是貧困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越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越要重民生、重長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個跟時代同步、與發展相隨的漸進過程,發展最終極的目標還在於讓各族人民過上好日子。
  走進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水河鎮龍鳳村村民小組長羅開祥家,他的妻子正在沼氣竈上做飯。“這樣的日子,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羅開祥說,“5年前,龍鳳村300多布朗族(莽人)群眾住在深山,過著刀耕火種、打獵採野菜的游耕生活,林子里砍幾根竹子,再鋪蓋上茅草就是房子,所有家庭財產加起來還不到100元。”
  2008年初,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資金9400多萬元,實施了安居、交通、水利、民生等12項民生工程,整潔寬敞的二層小樓取代了茅草房,水電通了,電視信號通了,公路通了,村裡建起了學校、衛生室、活動室,新增和改善了3400畝灌溉田地。龍鳳村5年巨變,得益於我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利益問題入手,使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溫暖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
  2013年,全省貧困人口661萬人,比上年減少143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3.9個百分點。
  一躍千年的滄桑巨變,在人口較少民族村寨尤其普遍。
  “從三台山深處搬到320國道旁邊後,我們的生活就漸漸好起來了。”德昂族群眾李臘洋說,“我家4口人,耕種著約60畝土地,包穀、甘蔗和咖啡一年能賣不少錢。”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鄉允欠村委會,32戶德昂族群眾與李臘洋一起從三台山大山深處搬到了320國道旁,逐漸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德昂族群眾何玉仙說,國家政策好,我們現在種地不需要交稅了,還有補貼,大伙的熱情都很高。除了甘蔗、包穀這樣的常規性農作物外,他們還種堅果、咖啡等經濟作物。“除了種地外,我們還養豬,像村民賴臘算就是養豬致富的能手。我家養了10多頭,到年底也是一筆收入。”
  2013年底,395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建制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82元,比2010年增加了64.9%,人均有糧480公斤,比2010年增加了18.2%。教育、文化、衛生、新農合、新農保等民生保障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向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邁出了一大步。
  回望我省民族工作重民生、暖民心的歷史軌跡,雲嶺大地留下了一串串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實腳印,創造了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社會和諧、跨越發展的“雲南現象”。
  記者 尤祥能 程玉琦 張澤雲  (原標題:雲南民族工作巡禮之六:從民生工程到民心工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00bbva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